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乡村振兴|丰收节话乡村文旅能人

句子大全 2023-09-11 07:20:01
相关推荐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9月23日,我国迎来了第4个中国农民丰收节。3年来,丰收节庆祝力度一次比一次增强,特色一次比一次鲜明,影响一次比一次扩大,丰收节逐渐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农耕文明是丰收节深入人心、扎根城乡的底蕴底气所在。今年的丰收节融合了农耕文化、聚焦于农时农事,充分展示了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让丰收节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文化韵味。本端记者采访浙江衢州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村支部书记汪衍君、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党总支书记陈军、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邱庄村“乡村文化旅游能人”黄普磊,讲述其推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弘扬乡土特色文化的故事。

大陈村村支部书记汪衍君:

丰收的节日少不了村歌

骆 蔓

“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拨打浙江衢州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村支部书记汪衍君的手机,回荡耳畔的是他演唱的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深情款款的歌声令人陶醉。

▲ 汪衍君(中)倾情演出中 (采访对象供图)

破旧大陈村美丽蜕变

又是一年丰收季。漫步在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浙江衢州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内,依山傍水的村庄粉墙黛瓦、穿斗架梁,别有特色;里巷村道青石铺缀、曲径通幽、干净整洁;村里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人浮躁的心变得柔软、恬静。

可10多年前,这里陈腐脏乱、污水横流,村集体经济负债68万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后进村”,这让当时退伍回家的汪衍君既痛心又着急。

“大陈村哺育了我,我不能忘记祖宗、忘了根。”抱着这样的信念,2005年,汪衍君回村参选村支部书记一职,并高票当选。那时,他想借“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的东风,让破旧的大陈村改头换面,成为宜居的美丽村庄。

如何让大陈村在“千万工程”中,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汪衍君坚持规划先行。他邀请专业机构编制《大陈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建设规划》,对村庄基础设施和古民居、古祠堂、村落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要推动村庄面貌改变,必须狠抓环境卫生。”汪衍君表示。汪衍君身体力行带头扫地,并发动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一起扫,齐心协力扫出了村庄新面貌。在此基础上,他又积极争取资金,带领村党员干部打响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攻坚战,实施了“电线、网线、电视线路”等古村三线下埋、污水治理工程,开展房屋外立面整治,统一制作仿古店招牌,拆除违章建筑……

破败的古村开始蜕变。2009年,大陈村被命名为江山市首批“中国幸福乡村”;2014年,大陈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7年11月,浙江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江山召开,大陈村作为主要参观考察点,全面展现了一个“最美乡村”的巨变。

汪衍君坚持认为,“管村先管人,治村先治心”。想起在部队时,自己常教战友学唱歌曲来提振士气,效果不错,汪衍君突发灵感:何不创作一首村歌,让全村人一起唱,激发村民士气?于是,汪衍君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文化人一起创作了第一首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2008年,又根据汪氏历史传说创作了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真挚感人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荡气回肠的歌声,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村歌,汪衍君在央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节目中都唱过,更在大陈村的汪氏宗祠里,面对一拨拨来客一唱再唱。这首村歌,他唱过不下千遍,可唱到动情处,他依旧眼噙泪水、激情澎湃。大陈村也因村歌成名,成为江山市第一批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精品村,先后捧回全国村歌示范基地、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十大最美村庄等牌匾。

借助村歌带来的热度,汪衍君打起了“文化牌”:编印大陈历史典故、承办传统中式婚礼、举办大陈麻糍文化节,建成写生基地、拍摄基地、书画创作基地……充分发挥好各类文化活动产生的叠加效应,积极推进文创产业,提升休闲旅游的内涵与魅力。如今,来大陈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听村歌、品美食、住民宿、购特产的乡村游一条龙体验模式日趋完善。

乡村舞台点亮大陈村“夜经济”

“若能把大陈故事变成一台音乐剧,变成旅游产品,老百姓开开心心把大陈的乡村音乐唱出去,那该多迷人!”汪衍君又开动脑洞。

2018年3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江山市文化馆与大陈村签订跨领域合作的结对共建协议,约定在大陈村创建“浙江美丽乡村戏曲旅游基地”;2019年8月,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红色革命题材、210多名村民参演的浙西首部红色实景剧《你好江山》登场。本地素材改编、本村村民参演,28场演出,场场爆满,吸引1.8万人次观众观看……

2020年4月,大陈村通过汪氏普贤公与其继母的一段孝道故事,又创新推出孝廉剧《大陈见面》。《大陈见面》一共有22名演员,其中18名是本地村民。

循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大陈正在不断开发文旅融合的新产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据统计,2018年、2019年大陈村接待游客27万人次、30余万人次,分别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800多万元、1000多万元。目前,《你好江山》《大陈见面》两部剧目已为村集体增收110万元,过夜游客同比增33%,点亮了乡村“夜经济”。大陈乡村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受益的还有大陈小市,即大陈见面、豆腐西施等16家各具特色的小吃作坊和民宿,大陈村以“公司+农户”“线上+线下”的方式,把全村农家乐、民宿、私房菜等集合到客服公司名下,以“农户晒单+游客点单”的订单式服务,对游客所需进行统一分配,让村民获利。

汪衍君说,唱了10多年的村歌,一定要变成村歌经济,“村歌文化变成村歌经济。”《你好江山》告诫人们不能忘了过去,《大陈见面》是孝文化和爱文化的一种洗礼。“通过这种文化的洗礼,《大陈见面》故事的演绎,让所有人懂得爱国、爱党、爱家、爱自己。”

邱庄村“乡村文化旅游能人”黄普磊:

乡村文化合作社尝到收获滋味

陈关超 郭丁然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麦田场景,被该乡邱庄村一位返乡创业的“乡村文化旅游能人”黄普磊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通过整合民宿、读书、非遗、艺术创作等乡村文化资源,他探索出了乡村文化合作社的新做法。

▲ 黄普磊(右二)在麦田文化节(采访对象供图)

村里冒出个民宿图书馆

在广阔天地乡邱庄村,有一座名为“一鸣书居”的三层小楼十分抢眼、远近闻名。这栋小楼既是村里的公益图书馆,也是乡间民宿。“我一直有给乡村孩子建一座图书馆供他们读书学习的想法。”49岁的黄普磊告诉记者。

他是邱庄村人,也是“一鸣书居”图书馆民宿的创始人,原在郑州一家媒体单位工作。每次假期回家,黄普磊总能碰到村里的孩子三五成群,骑着自行车四处转悠。他发现乡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村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很多孩子不懂基本的礼仪,村民的文化生活贫乏。

如何改变家乡人的精神面貌?黄普磊的想法是用文化教育人、影响人,这也让他萌生了建图书馆的念头。2016年,返乡的黄普磊投入80多万元,将自己的老宅改建成公益图书馆。一开始只想建个图书馆,后来考虑到运营、管理成本,又加入商业模式,把平时不住的客房作为民宿共享出去。

来这里看书,无需证件、没有费用,由于书居与村中心小学仅一墙之隔,为了方便孩子随时来,黄普磊跟学校商量后,特意增开了一道院门。一鸣书居还定了个规矩:凡是愿意给孩子义务授课、为村民办公益讲座、义诊或捐助10本书的,当天食宿全部免费。

如今,一鸣书居不仅是村里的阅读空间,还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被河南省文旅厅评选为首批精品民宿。2020年,黄普磊也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旅游能人”称号。

给麦田插上艺术翅膀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麦田有深厚的记忆和感情。”黄普磊说。其实不止黄普磊,邱庄村的农民都对麦田有深厚的感情。邱庄的乡村文化发展已经有了基础,能不能以麦田为特殊背景做一场乡村文化节?

经过紧张筹备,今年5月28日,首届平顶山市乡村麦田文化艺术节在邱庄村开幕了。邱庄村村民樊秋凤告诉记者,乡村麦田艺术节组委会让她与同村20多个妇女一起用传统的方式,一镰一镰将一亩多地麦子收割,除去杂草、将麦子晒干。这一次麦子不再只是粮食,而是被赋予了新的艺术表现方法。

花艺老师来到田地,樊秋凤和很多农民跟着老师学习插花工艺,把麦穗插成了花束,原本普通的麦穗身价倍增,不少游客都纷纷购买。村民发现体验到了文化创意的魅力。乡村麦田艺术节还在麦田里搭了舞台,当地村民参与演出,年轻人组乐队表演唱歌,年龄大的跳舞。

黄海红是邱庄村一位普通农民,但又不普通,年近五十的他和舞蹈打了30年交道。一说要在麦田里跳舞,他就浑身是劲儿。乡村麦田艺术节为村民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一连几天很多村民都上台为乡亲们表演,尽管不专业,但极大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一块普通的麦田插上艺术的翅膀,真正让人看到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郏县政协主席张贯钊认为,举办乡村麦田文化艺术节,为勤劳奋进的农民朋友站台,替广阔天地的夏粮丰收喝彩,向全社会传递出“重农、崇农、爱农”的正能量。同时,也借此机会,推进广阔天地乡乡村旅游发展,让广阔天地乡的这块希望的田野,真正成为美丽田园、幸福家园、致富摇篮。

文旅能人当“社长”

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成立文化合作社。邱庄村舞蹈、书画、二胡等农民业余文艺团体多,如何把散落在乡村的文艺人才组织起来,依托“一鸣书居”发挥作用?黄普磊在思考用整合的办法,组建自己的乡村文化合作社。

2020年11月,郏县文化和旅游局、广阔天地乡党委、政府,一鸣书居图书馆民宿联合发起组建邱庄乡村文化合作社。黄普磊当起了社长,开始探索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文化合作社怎么合作?没有经费、没有老师指导怎么办?他们一方面结合自身优势,邀请省市文化名人,举办各种讲座、演出,积极参与外村外县组织的活动,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用自身资源,出资为村民活动邀请老师和其他文化团体到邱庄交流。

“民宿+文化”使得邱庄和周围悄悄发生变化。形体训练和女性气质培训,使更多女性找到自我价值;茶艺则使很多人从喝酒划拳,变成了喝茶谈事;经常在一鸣书居读书的孩子,养成了干净整洁的好习惯,变得礼貌懂事……

如今邱庄村的文化合作社铜鼓队28人,舞蹈队26人,书画小组15人,还有相声、演唱、二胡演奏、书画等各类文艺精英60多人,参与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几乎每家都有文化爱好者。到目前为止,邱庄文化合作社共有模特队、铜器队、舞蹈队等6个演出团队,社员132人。文化也给村民带来收益,邱庄铜器队、舞蹈队多次获得省、市、县大奖,经常外出举办商业演出,一些农民由此成为职业演员,有了演出收入。

乡村文化合作社以农村文化艺术人才、乡村文化团队为依托,利用基层文化、文艺、非遗等文化元素,号召当地文化积极分子成立起文化组织。乡村文化合作社的生命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自发性,核心在于对非遗等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

通过这些组织,基层老百姓自我服务,与好的项目结对子,让文化合作社和文创、非遗结合起来,引入社会力量,为基层文化产业形成持续的推动力,开展长期的文化活动。河南省文旅厅巡视员康洁盛赞文化合作社是河南发展乡村文化的一种创新。

鸦窝村党总支书记陈军:

给心田一份文化的丰收

郜 磊

▲ 陈军(中)和村民共享节日欢乐 (鸦窝村供图)

农民丰收节期间,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的党总支书记陈军忙得脚不沾地,在这个农民的节日,他筹划着让鸦窝村村民节日更快乐,吸引城里的游客下乡看看新农村的新面貌……

陈军早年经商,是当地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在陈军看来,一人成功算不得成功,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造福一方才是真的成功。为此,他毅然放弃经商,将个人命运同乡村发展紧紧拴在一起。

2015年,在陈军的细心谋划和辛勤奔忙之下,鸦窝村引入项目资金3700万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水库移民项目,建成了转山新村移民安置小区。新村设置雨污分流下水管道,新建枫杨路、枫杨湖、景观亭,安装路灯、覆盖绿化,将农民住宅区和社区文体广场连成一体。

每到傍晚,鸦窝村就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散步休闲的、跳广场舞的、看剧听说书的、嬉闹聊天的……朴实热络的喧嚣汇成美好生活的乡村交响乐。

陈军是致富能人,也是文化能人。他不想家乡鸦窝村建设得“千人一面”,不仅当地人要住得舒服,还要有记得住乡愁的诗意,进而华丽变身为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于是,鸦窝村以建设农民文化旅游乐园的目标铺开了蓝图。

2018年,村里将3个功能室改建成210平方米的农民电影院,购置配备了14张八仙桌、56条长凳以及120英寸播放投影机一套、环绕立体声功放一套、可变换幕墙3套,可同时容纳200名观众。每到周五至周日下午,电影院义务为群众播放故事片、庐剧、黄梅戏等地方戏,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9年,由陈军牵头,投入800万元打造的乡村民俗记忆馆开始运营,以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红色文化、匠人之心为主题,结合声光电技术,将鸦窝村的历史向游客娓娓道来,成为皖东地区体量最大、实物最全的一处农耕展览场馆,年接待游客达到3万人次。同步建成的还有村入口处的三面LED多媒体高炮广告,投入项目资金80万元,是皖东地区有特色的宣传媒介,不仅成为鸦窝村对外宣传地域文化的亮丽窗口,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陈军想得更深远,不能仅让村民单纯被动接受文化,还要把文化种入农民心田,让他们走到舞台中央,成为文化主人翁。数年来,陈军挖掘乡贤能人数十人,组织编纂人文典故20多篇,亲手组建了一支32人的文艺演出队伍,每逢传统佳节义务为乡亲们演出,活跃在江淮大地。

陈军最得意的是创办了“小伍说书”和“学文大鼓”两个品牌活动,定期为群众义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皖东地区的人文典故。村级文化管理员伍健,每周五晚开展一次“小伍说书”,讲述当地好人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保健知识、童话故事,寓教于乐。宣讲人使用群众语言,增加鲜活实例,穿插双向互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开展“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小伍说书”创办以来,共开课50余场,参与群众达2000余人次。

75岁的民间老艺人刘学文,编排演出安徽大鼓、庐剧等节目,多次参加市、区文艺演出并获奖,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免费演出,定期到鸦窝村说唱大鼓。如今,“农民电影院”“小伍说书”“学文大鼓”已然成为鸦窝村的三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2020年以来,鸦窝村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新增3个项目,分别是一期43套民宿、农副产品超市和滁州城区商铺,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问及今后的谋划,陈军沉思后表示,要以文化旅游赋能新农村,“不仅要建设好,还得管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2021年9月23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丰收的节日少不了村歌》、

乡村文化合作社尝到收获滋味》、

给心田一份文化的丰收

↓ ↓ ↓ ↓ ↓ ↓ ↓ ↓

责编:陈晓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