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句子大全 2007-02-16 02:28:32
相关推荐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按照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以人类未来的发展为目标,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国家环境质量得到了快速而明显改善,并为实现美丽中国助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格局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从2019年开始在全球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警醒人们,需要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确保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始于18世纪中期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诱发了许多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延续生存,人类必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亦即“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础,旨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并指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说白了,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和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重大成果。

建国之初,为了发展国家经济,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经济体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在建国初期全面向苏联学习,突出发展重工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定胜天”,主张“征服自然”。即便是这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依然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毛泽东同志不仅重视大地绿化,也重视水土保持,曾多次指出开垦荒地荒山要与做好保持水土规划结合起来,以避免水土流失。[1]中国先后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等法律。

总之,这一时期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绿化山林、水土植被保护,逐步形成并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理念及制度,开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可否认,这时期内“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1],为后来环境污染加剧埋下了祸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人惊讶的成就,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环境问题。这包括在一段时期内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在增加、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在一些方面仍亟待完善。以大气污染为例,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29.3%,重点时段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2]

为了改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我国在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行动方案。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列入党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增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由此上升至国家层面,成为党的意志和全体人民的行动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环境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中共十八大到中共十九大之间的五年,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有:(1)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清耗强度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断下降,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 5)平均浓度下降超过30%。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二分之一。(3)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4)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逐步推进。(5)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 引领者[3]。等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把它作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把“美丽”作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容之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3.1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3.2 加强顶层设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加强环境保护制度顶层设计,使制度设计更具有权威性、严密性与长远性,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才能让经济与生态、社会协同发展行稳致远。

3.3 发挥市场机制,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环境保护积极性

从客观经济规律出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市场主体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政府可以利用价格、税收、收费等市场化手段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市场主体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大环保投入,进行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产品开发,从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升级。

3.4 实施评价考核,强化环境监测监察和责任追究

长期以来,职责不清、界限不明等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从而导致环境问题来了,无人对问题担责,执法部门追责也很难。为此,应加强领导干部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落实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从而明确其环境责任,提高执行效率。[4]

建设生态文明,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建国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艰辛曲折和积极有益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回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之路,梳理不同发展阶段一脉相承的生态理念与制度设计,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镜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为构建生态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颜复文.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J].现代化农业,2020,(497):21-2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2-394.

[3]国家生态环境部.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EB/OL].国家生态环境部网,(2018-5- 31).http://www.mee.gov.cn/hjzl/zghjzkgb/lnzghjzkgb/.

[4]沙健孙,王顺生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37-338.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