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家书抵万金”“月是故乡明”这些名句你知道出自哪里呢

句子大全 2017-02-24 01:50:15
相关推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都是出自杜甫的古诗中,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杜甫三首出了千古名句的古诗。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望岳》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文解析:

岱宗,指的是泰山,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开篇点题,看的是泰山。泰山景色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一眼望去,没有尽头,突出泰山雄伟之势。天下的造化,神奇景秀之色都汇聚在泰山之上,山之高,好似将天下分割为阴阳两面。看层层白云,让人胸怀激荡之情,飞鸟归林,让人目不转睛。有机会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众山。

五岳为众山之宗,而五岳又以泰山为首。结尾一句“凌绝顶,众山小”,以泰山之高,抒发自己青云之志,有此气魄,而流传至今,成为有志之人座右之铭。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春望》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文解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目睹长安城因战乱而破败萧条景象,有感而发所做。国破就是指安史之乱。国家破碎,山河犹在,城里的春天却只有草木丛生。心中感慨万千,泪水溅满了盛开的花朵,内心惆怅,飞鸟鸣或动发生的声响都让人心惊。战火延续三个月,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比万金还要珍贵。愁啊愁,满头白发越搔越短,发簪都插不上了。

都城被攻破,国将不国,所以杜甫用了一个国破。长安城因战乱无人,荒草野花长满曾经繁荣的都城,强烈反差表现出战火带来的破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是千古名句。一“溅”一“惊”两个动词将作者身为国破之人的忧郁愤懑而有担惊受怕的心境刻画得十分传神。

“家书抵万金”无不控诉战火带来的人员流离失所,还有什么比一个“平安”的消息更加珍贵呢?

可以说身为读者的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代入感极强。

“月是故乡明”出自《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文解析:

本诗是杜甫思念自己的弟弟所作。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家中的书信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白露时节,已入中秋,月圆人未圆,望月思故乡。一句“月是故乡明”扯出悠悠乡愁。战乱的原因,与自己的兄弟分散。没有消息,渴盼一封抵万金的家书,却不得。

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是故乡明”便成为了游子以解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今天的诗歌就赏析到这里,我是神哥话古文,希望看到神哥文章的朋友能够转评赞,关注神哥,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