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杜绝宴席浪费树立节俭之风——芦山县龙门镇王家村依托红白理事会助推乡风文明

句子大全 2009-05-24 10:26:48
相关推荐

今年10月中旬,芦山县龙门镇王家村村民王术川的母亲去世。王术川响应村上号召,丧事简办,不仅葬礼时间从以前的三四天减为一天,流程也简化了许多。整个仪式虽然简单,却不失庄重。

“以前办白事,一办就是三四天,现在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简单地吃一顿便饭,不用再铺张办酒席。”王术川算了一笔账,按照传统的形式操办,至少得花三四万元,简办后只花了八九千元。“最重要的是,丧事流程简化了,大家都轻松。”

王家村党支部书记熊伟说,从去年年初开始,在王家村办理的白事中,简单的一顿便饭以方便卫生、成本低的优势,替代了传统酒席。

“现在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大家都不讲排场、比阔气了,办红白喜事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很多。”王术川说。

王术川所说的这种变化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得益于村里红白理事会发挥的作用。去年年初,王家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具体由当地的老年协会执行,并按照村里实际情况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对理事会职责、红白事操办标准、奖惩方式作了明确规定。

“农村红白事比较多,不少人家好面子、相互攀比,不仅浪费严重,还带坏了村里的风气。”谈及成立红白理事会的初衷,熊伟表示,红白理事会成立后,理事会成员通过开坝坝会、走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等新风尚,逐渐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理事会成立以来,通过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树立起文明节俭的婚丧新风。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期间,红白理事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熊伟介绍,以前家家户户办喜事,至少要花费四五万元,现在只需要一两万元。因为请的客人范围缩小了,控制了客源,经济成本也有所缩减,“以前办喜宴的时候,多则要办一百多桌,少则七八十桌。现在村上大操大办的现象没有了,最多也就办二三十桌。”

如今,通过红白理事会的反复宣传,潜移默化转变村民观念,王家村村民之间的攀比风气少了,婚丧嫁娶平均花费下降了六七成,形成了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乐于参与的乡村治理新风尚。

本报记者 郑雨莎

【来源:雅安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