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宋代诗人陆游(其咏茶诗释放出文人情趣和演绎了家国情怀)

句子大全 2016-08-15 23:38:14
相关推荐

陆游咏茶诗记述了南宋茶事活动的诸多方面,从“茶之内”与“茶之外”的角度展现了文人情趣和家国情怀。他热衷点茶、分茶等茶饮技艺,选取琴、棋、书等人文意象装点饮茶环境之优雅表达心境;着眼于茶文化的亲情价值寄托对儿孙的规诫,却又矛盾地以茶寝行为―“沉默”应对现实。

赵室南渡、宋金对峙,许多爱国志士的政治理想折戟沉沙,他们的文学创作转向日常景物的闲淡清秀,追求更充满生活情趣而更少理想主义的艺术,捕捉习以为常的事物抒发敏锐细致的审美体验。

这种文化格局也影响了陆游的诗文创作,尤其是他的咏茶诗,高雅清丽又不失恬淡疏逸。陆游对南宋茶艺之丰富、饮茶环境之优雅等茶事活动的描述,流露出文人情趣,又借助茶形而上的精神属性寄托他对子孙的惇诲和对民族统一的执念等家国情怀。

01茶之内——文人情趣

宋代咏茶诗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流行姿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特殊的审美现象,具有“以诗证史”的学术价值。

陆游在起居出处的自传性书写中硙茶瀹茗,其咏茶诗释放出浓厚的文人情趣,主要体现在他对煎茶、点茶、分茶等茶艺活动的描绘,并采用琴、棋、书、画等文化意象粉饰饮茶环境,在“茶之内”为我们再现了茶文化发展至南宋时期的整体概况。

1.讲究茶艺过程

《宋史食货下五》载:“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无论饮用散茶还是片茶,都要先研磨成茶末调成茶膏,再入盏冲点。宋代茶饮以末茶为基本原料,发展出煎茶、点茶、分茶等空前绝后的茶艺,为诗文创作提供了新颖的题材,大量“缘事而发”的咏茶诗作也为宋代茶文化进行了文学性的记录与保存工作,并融入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审美追求,进一步丰富了咏茶诗创作的有机环境。

陆游咏茶诗中涉及煎茶、点茶、分茶等茶艺描写的吟哦俯拾即是,这些常态化、世俗化的描写可见陆游嗜茶如命的“茶痴精神”,反映了他对茶艺的熟悉和喜爱,同时也展现了宋代士大夫优越从容的社会处境和休闲怡然的生活美学特征。这种茶饮方式并非陆羽首创,而他提倡除盐外不添加其他佐料的作法,至宋代渐渐发展出单纯以茶为原料、摈弃任何配料的茶艺。

这种不从物外寻求滋味而如物自体本性的审美趣味又契合宋人以平淡为美的文化精髓。诗人用艺术家的眼光放大分茶场景的每一处细节,以敏锐健朗的诗思淋漓尽致地传达审美主体在分茶的趣味性中所领略到的视觉盛宴,绽放出他热爱生活的翛然。

陆游的诗中出现了煎茶、点茶、分茶等茶饮技艺,这些茶艺活动在宋代同时流存、并行不悖,充分表明陆游爱茶之情建立在真切微妙的生命体验和生动具体的茶道实践之上,佐证了咏茶诗的学术价值。

2.注重品茶环境

如果说陆游通过点茶、分茶等茶艺寄寓内在主体精神体验的审美诉求,那么他渲染饮茶环境之优美洁雅则从外部世界烘托了他注重情韵型审美感受的主体人格。陆游精心构建清远静逸的饮茶环境,以诗化生活不断赋予茶文化深邃的意义,借助琴棋书画等文化性伴衬申明自己遗世独立的鲠直,隐喻不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立场。

这既是宋代物质经济高度繁荣、崇尚文治及礼遇文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宏观背景下派生的畸形现象,又是茶文化自身发展传统由内而外的更新与嬗变。在饮茶环境的写实中摅发胸中意气和张扬个性是陆游写作茶诗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全心全意打造饮茶环境的清雅——烹茶、焚香、听琴、试墨、弈棋,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传达对高洁人格和风雅情怀的向往,与琴棋书画香为侣提升并完善主体人格的道德境界。古代士人之所以热衷琴棋书画,是因为琴棋书画不仅能表现士人的艺术水平和文化修养,还可以陶冶情操,宣泄情绪,平衡心态,结交知己,故士人对此情有独钟。

“茶”的物质实体和精神文化这双重属性在陆游咏茶诗中得到如盐入水般的融和,意味着宋代审美趣味实现了化俗为雅、雅俗共赏的历史性转变——客观物象的雅俗之别让位于审美主体格物致理的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

这种注重内心的审美体验的倾向,使宋代美学体现出尚“意”的特征。“意”所体现的,是观念性、精神性的东西,包括主体的感觉、情绪、意志、观念、认知等等精神性内容,是诗人向内省察的结果。

陆游极力采用琴、棋、书、画等人文意象塑造优美秾丽的饮茶环境以烘托审美主体的心志,以错彩镂金的高雅语境与园林池岸、游宴娱乐等饮茶场所作对比,体现了他黜俗嫉恶的兀傲人格。

02茶之外——家国情怀

茶之内,陆游通过茶饮技艺和茶境塑造等茶事活动流露出内倾型文人情趣;而在“茶之外”,他演绎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这是宋代咏茶诗本体范畴的诗意提升和文化内涵,既秉承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持家的民族传统,也曲折反映了南宋割据性的历史格局。

陆游屡屡自比陆羽,希冀能以茶为法门开辟建功立德的蹊径,以清、雅、苦、和的茶事作为传承家风的纽带,同时,他却矛盾地以茶寝行为“沉默”应对不断衰落的现实世界,游离在睡与觉、梦与醒的非理性世界调节政治处境失语的痛楚,从侧面丰富了宋代昼寝诗的表现范围和道德意义。

1. 自比陆羽,寓教于茶

陆游嗜茶如命不但源于茶文化内在肌理的异彩纷呈,更由于茶在联结陆姓氏族中所承载的宗族价值。一方面,他在基于想象性的同姓宗族情缘之上瞻仰陆羽以茶度世的功名,鞭策自己继承陆羽的功业践行“精行俭德”的品行;另一方面,他又注重培养子孙对作为家学的“茶”文化之认可和继承,以确保无形的家国理想能够伴随着有形的茶业薪火相传。

2. 由茶入寝,梦中爱国

中兴时期,杀敌雪恨,收复中原,就成为许多爱国志士和作家的政治理想。由此而激发出的爱国热情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最昂扬、最能打动人心的一部分。在咏茶诗中,陆游也常常抒发建功立业、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如上述他在诗中多次自诩陆羽转移政治抱负的大手笔。

除此以外,他一贯豪放的爱国主义却代之以“沉默”的茶寝行为,在昼眠中演绎爱国而不遇的“失语”之痛。陆游在诗中每每刻意地以曲肱而枕的孤傲形象展现慵懒颓放的外在处境,实际上,他正是通过佯装对国事淡漠的自我欺骗以掩盖梦破南楼的恻怛之情。

“沉默”的真正含义是他作为主和派政治处境的失语,茶能破睡醒神,却无法涤荡陆游内心的愤懑和百无聊赖的生活,茶寝的矛盾行为却又从侧面赋予宋代昼寝诗爱国主义的诗学空间。

在“茶之外”的家国情怀中,陆游将茶文化当作忠孝门第的优良家业,不断鞭挞自己追仿陆羽建功立名,还以茶为训教导子孙恪守家国相依的修齐治平理想。他的爱国主义则一改拥戈戍边、气吞敌虏的英雄主义气概,“沉默”地以茶寝行为反抗觍颜事敌的南宋朝廷,以茶为诗调节内心对不平衡现象的矛盾。

结语

对陆游而言,茶不仅是起居行旅常见的一种生活意象,而且其清素淡雅这一有意味的形式也得到了诗人充分地利用,在“茶之内”和“茶之外”互为注脚的循环中承载着文人雅趣和家国理想。他在诗中描绘了煎茶、点茶、分茶等宋代茶艺,同时采撷琴、棋、书、画等人文意象装扮饮茶环境之幽美清逸,将南宋茶文化的气息生动地烙印在“茶之内”的吟咏中。

他还在茶中倾注深沉的家国情怀,在“茶之外”实现茶这一文化意象的“客体主体化”。他常自比陆羽,凸显茶事活动的亲情价值以训导儿孙恪守“以经纶天下自期”的祖训;然而,当直面百姓流离时,他的爱国主义却屡屡化身疏放慵苶的茶寝行为,在“沉默”中应对无能为力的现实世界,藉此无声控诉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失望。

不同于苏轼、黄庭坚在咏茶诗中玩物养志的心境,更迥异于同时期推崇活法机趣、流于工巧清浅的诗风,陆游咏茶诗中的文士情趣昭然可辨,为我们解码宋型文化和美学精神的历史特征搭建了诗学的桥梁;而其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家国情怀,也裨益于深化我们对南宋美学思潮及其本质原因的认识与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