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上了那么多补习班还是不会写作文(到底什么样的孩子会写作)

句子大全 2008-07-24 22:57:26
相关推荐

来读读下面的句子吧:

1. 我们由一株小草,经过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射,历经风吹雨打,才长成今日这般的高大、直立,现在你应该知道我是谁了,我们就是树。2. 我爱树,从小就喜欢种树,我常常爬上番茄树上躲迷藏。

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笑点?

哈!小草怎么成长为大树?番茄树上竟然可以躲迷藏?

是不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哦,你不用怀疑自己,这就是作者闹的一个笑话。作者是谁呢?这是台湾中学生在大学入学考试作文中写的句子。

你开始感叹了吧?这台湾的中学生也太缺乏生活常识了吧?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你别急,先听我说一段往事。

小时候,我常听妈妈唱起一首歌,那是写下乡知青的,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再不把玉米当高粱,再不把麦苗当韭菜……”我的那个惊讶,就像听到石头开口说话,看到鱼儿飞上了天。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玉米和高粱,麦苗和韭菜,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无需用眼睛看,就算摸一摸闻一闻也可以辨识,怎么可能混淆呢?但妈妈告诉我,这句歌词就是对城里来的知青的真实写照。那时,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笨的人。

看到这里,如果你庆幸这样的事发生在台湾,发生在以前,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你庆幸我们的生活有那么多电子媒介可以轻易获得这些常识,这样的错误不会再重演,那就大错特错了!

曾经,我上了一堂《触摸游戏》的作文课,叫学生蒙上眼睛猜东西。我给他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东西摸。孩子们的表现令我始料不及,短短几十秒,他们就都猜出来了。当我随机采访一个孩子是怎样猜出来的时,他拿着一颗小小的大蒜说:“这东西圆圆的,我猜是洋葱。”“然后呢?”我等待着他讲述是如何修正自己的答案的,可他却说:“同桌说猜对了。”我瞪大双眼问他同桌:“你说这是洋葱?”小姑娘显然已觉出我问话的异样,不敢言语。接下来,当我向全班求证时,发现不只一个人把大蒜当洋葱,把豆角当豌豆……我顿时迷乱了!

曾经以为那些“五谷不分”的囧事,离自己很遥远,怎么转眼间就到自己身边了?这些孩子到底生活在怎样的空间?居然连常吃的洋葱和大蒜都分不清?

哦,不,不能责怪孩子们。这些孩子,真可谓“小忙人”。他们除了完成全日制学校的课程,还要上各种培训班;除了周内上课,周末也全线排满;除了上文化课,还要学各种艺术课……偶尔一次放假,他们又忙着去国内国外旅游。他们哪有时间去认识什么洋葱大蒜?去关注这些与考试无关的小事?孩子的父母们,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主动,都尽力做到最周全的安排,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龙变凤呢?

可是,作为家长,却往往忽略了,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哪来动人的创作?在我的课堂上,有些孩子,无论谈到什么话题,都能滔滔不绝讲出一连串故事;有的孩子,无论怎么启发,他都只能摇摇头说:“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比较之下,那些滔滔不绝的孩子,往往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调皮蛋”,那些启而不发的孩子,则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乖乖”。或许,正是因为太乖,凡事都听大人的话,他们的生活少了许多经历,减了许多色彩。他们的作文理所当然地陷入了选材难的困境。

陷入困境的,又岂止作文呢?

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除了高超的书写技巧,还有他倾注其中的情感体验;苏轼的《水调歌头》之所以感动无数人,除了他高超的文字技巧,还有他融入文字的远离亲人的苦楚和感悟;这样的体验和感悟,不是哪位老师,哪种方法能够给予他们的,而是生活赋予他们的。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孩子在各种比赛和考试中拿高分,如果我们只希望孩子成为事事顺从的乖乖,孩子的作文往往会陷入编造和模式化,终究无法创作出动人的作品。长此以往,即使孩子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不错的技能,但无论是音乐演奏还是绘画创作,无论是表演还是设计,经历单薄、情感单一的他们都无法创造出动人的作品,只能墨守成规,亦步亦趋。

身为作文老师,我在课堂上更多地以传授技法为主,然而,我不得不承认:心灵层面的东西是我无法教授的。想让孩子走出写作困境,让孩子保有灵气和创意,作为父母,需要让孩子走出楚门世界,让孩子拥有真实的生活,让孩子更多的看见和体验。只有心灵饱满,才能笔下生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