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教育部公布高中新课标 《登泰山记》入选背诵推荐篇目(这些优美的泰山诗文你知多少)

句子大全 2009-11-06 18:40:15
相关推荐

在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版高中课程方案和14门课程标准(2017版)中,语文科目“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引发社会关注。

记者从推荐篇目中看到,姚鼐的《登泰山记》入选其中。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在“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文言文有32篇,诗词曲有40首。

其中,文言文“选择性必修(10篇)”中出现了泰山元素,姚鼐所作的《登泰山记》入选。

跟着小编先来看一下《登泰山记》原文↓↓↓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其级七千有余”“半山居雾”“足下皆云漫”等语言描述,既体现了泰山的雄伟,也把读者带入了泰山美景当中。

翻看古今诗文,除了《登泰山记》,还有很多描绘泰山的文章。杜甫的《望岳》耳熟能详;李白的《游泰山》六首让人领略诗仙笔下的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把泰山精神展示地淋漓尽致;季羡林的《泰山颂》气势磅礴;徐志摩、汪曾祺、李健吾、臧克家、老舍等作家,都曾为泰山着笔。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出自《诗经閟宫》,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于泰山的情感就是如此厚重。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寥寥数字,描绘了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

元代贾鲁的《登泰山》,首句便是“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的感叹。

明代张岱《泰山》中“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可以说把攀登十八盘时的情景描绘地栩栩如生。

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描绘了细雨蒙蒙中拾级而上至岱顶的过程,“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

冯骥才在《挑山工》中写道他作了一幅泰山挑山工的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是一种精神的敬仰。

汪曾祺写道“从某个意思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关于泰山,还有很多优美的文字,

如果有兴趣,您不妨找来一品。

《诗经閟宫》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稙稚菽麦。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 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功,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龙旂承祀,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享以骍牲,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 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 万舞洋洋,孝孙有庆。 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保彼东方,鲁邦是常。 不亏不崩,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 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至于海邦,淮夷蛮貊。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复夏公之宇。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既多受祉,黄发兒齿。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 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泰山》

石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

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岩。

宝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

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泰山颂》

季羡林 作于2006年

巍巍岱宗,众山之巅。

雄踞神州,上接九天。

吞吐日月,呼吸云烟。

阴阳变幻,气象万千。

兴云化雨,泽被禹甸。

齐青未了,养育黎元。

鲁青未了,春满人间。

星换斗移,河清海晏。

人和政通,上下相安。

风起水涌,处处新颜。

暮春三月,杂花满山。

十月深秋,层林红染。

伊甸桃源,谁堪比肩。

登高望岳,壮思绵绵。

国之魂魄,民之肝胆。

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