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昙华林(文艺之地不止于文艺)

句子大全 2020-10-24 15:22:24
相关推荐

之前宝藏君有和大家一起讨论过武汉哪些颇具特色的地名,有像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一直排列到万松园的数字地名,有彭刘杨路、 张之洞路、黎黄陂路等这类历史人物名字的地名。但要说到那个地名最好听,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昙华林。

关于昙华林的名字,有一种说法是住在这条巷内多住种花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故名昙华林。昙华林地如其名是武汉这座烟火气息浓烈的城市里难得的文艺之地,无数的文艺青年都前来打卡。今年经过升级改造,昙华林已经以全新的面貌粉墨登场,本期就跟着宝藏君的步伐一起走进昙华林。

编辑搜图

原来逛昙华林,从胭脂路走到昙华林路口左转,一路的各色小店,好吃、好玩、好逛是这里的主旋律,市井和文艺的气氛相融,开开心心的度过一个有限的下午。如今,在昙华林改造升级后,再林路口笔直走上凤凰山,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编辑搜图

昙华林的改造沿凤凰山势划分为为二块区域,第一块在山脚下,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昙华林街道。第二块在山上,曾经是密密麻麻的居民楼,散落在整个昙华林片区的历史建筑,有很多就隐藏在山坡上的居民楼里。而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就曾在在这里生活过。在这里冼星海不仅创作出多篇脍炙人口的旋律,还认识了后来的妻子钱韵玲,创作之余,昙华林的小巷里时常留下二人同游的身影。

昙华林一直是美术生写生的绝佳之地,走在昙华林路过正在专心作画的学生身边既想凑上去多看两眼他们的作品,又怕打扰到他们工作。其实早在2006年,就有一群湖北美院的老师和学生,扛着画板笔刷走进了昙华林,那时的武昌区政府正在进行古街修复工作,一些废弃教堂、老式公寓等等闲置建筑被修葺一新,各个建筑前创作的美术生让这里更多了一份宁静。

编辑搜图

在昙华林52栋近百年历史建筑里,有9栋在这次改造的范围内,随着二期改造项目完工,如今这里变成了文化艺术中心,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剧场、餐厅、酒馆、美术馆都以全线的面貌世人。改造后的昙华林被不少网友称为“武汉小瑞士”,吸引了大批颜值口碑在线的新店入驻。现在的昙华林,是市井里开出的半山小径,是新与旧的商业模式共同生长,是依山势生长出来的新潮与繁华。这是独属于武汉的包容与姿态。

走遍今天的昙华林你会发现,这里的关键词已经不仅仅只有“文艺”。如果说曾经的昙华林是一条街,现在的昙华林就是一座立体有层次的山,原来依山而建不甚规整的居民楼被改造出了层次,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能看到均匀有纹理的切面。今天与昙华林毗邻的得胜桥、黄鹤楼、首义文化区连成一线,以后谈论去武昌的哪里玩,昙华林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武昌古城千年轴线”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编辑搜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