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1936年 鲁迅去世后(独守空房41年的朱安 说了一句著名怨言)

句子大全 2015-08-27 06:34:01
相关推荐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他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封建旧制的批判。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被封建牢笼束缚的痛苦和无奈。

现实生活中,鲁迅身处的家庭也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旧制大家庭。所以,他从小就希望挣脱封建牢笼的束缚,希望自己能成为与父辈不一样的人。

但这一切的期望,都因一场封建包办婚姻而改变。在鲁迅心中,这场婚姻困住的不仅仅是他和朱安的人生,也让他们二人一生都处于尴尬、无奈、矛盾……的境遇当中。

时代文学巨匠的诞生和陨落

鲁迅对封建旧思想的反抗,不只是在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上,而可以说是体现于方方面面的。

少年时的鲁迅热爱学习,对抗封建旧思想的决心也在此时早已萌芽。当时,家中的长辈经常劝诫他以参加科考为重,但最终还是被他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后来,他又在学校中陆陆续续接触到了新思潮、新文化,他深知那些封建婚姻、不文明旧俗、固步自封的旧思想……都应该被摒弃。于是,他选择到外国留学,寻找对抗封建旧制的"药"。

在国外学习医学的时候,他深刻的意识到学医只能医治病人的身体,却医治不了他们思想上的疾患。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学唤醒被封建思想束缚的人,"以文救世"之路由此开启。

但不久之后,他很快又被"押回封建牢笼"之中。当时,他在日本突然收到家中母亲病危的急件,回家之后却被骗结婚。至此,他也成为了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但他却又不想就此屈服。

逃出家门之后,他又继续回到学校学习文学,毕业后又马上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他依世事而创作,希望给予世人警醒,用白话文的形式发表小说,希望以此帮助更多人挣脱封建牢笼。

但是,想要改变一个人心中深根固柢的思想谈何容易,所以他经常不分昼夜的写作,希望能引领更多的人打破封建束缚。不过,现实则是熬夜、吸烟等等都让他的身体健康状况雪上加霜。

从1936年1月开始,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但此时的他还在加紧创作自己的最新文学作品。到5月份的时候,他的病情愈发严重,家人立即为他找来医生进行诊治。

1936年6月,鲁迅的病情有所好转,所有人一度以为他的身体已经大好。但在同年10月中旬,他的健康状况再度急转直下,突然离世,时代文学巨匠就此陨落。

朱安——被封建思想束缚一生的女子

鲁迅仿佛是一个为文学而生,以文学为生命的人,但可惜的是他离世时还未过知命之年。并且,虽然他一生都在拯救身陷封建泥潭的世人,但他自己却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而朱安则是这段婚姻中的另一受害者。

朱安成长于封建大家庭之中,是一个唯"家长之命是从"的女子。她没有与鲁迅谈过恋爱,甚至可能结婚之前二人之间也从未有过任何交集,但她却在双方家长以及媒人的撮合下答应嫁给鲁迅。

在鲁迅看来,朱安的形象或许更贴近于他的父亲和母亲。又由于这场婚姻源于家长的安排,又是他一直反对的封建包办婚姻,所以结婚第二天他就选择了"逃走"。

而对于朱安来说,无论何时,她于鲁迅而言都算不上妻子。

鲁迅在世时,二人之间的婚姻只是双方家长控制下的"产物",她不敢反抗家里的长辈,他也从未将她当成妻子。而鲁迅不与她离婚也是碍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希望她成为被邻里唾弃的对象。

后来,许广平成为鲁迅的爱人,二人有了孩子之后,朱安对自己的这段包办婚姻早已不抱希望。但她也无法孤身冲破封建牢笼,只能依附于丈夫,所以二人之间更像是"不是夫妻关系的亲人"。

鲁迅在世时,她早已孤身一人30余年,而鲁迅离世之后的10年余中,她也还是那个被困在封建牢笼中的"囚犯",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者。

那么,朱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有人说她是一个守旧的人。因为,她似乎并没有反抗就直接嫁给了不认识的鲁迅,甚至从未为了结束这段不幸福的婚姻而离婚,也从不反抗缠足旧俗……而只是一味的"顺从"长辈的意愿。

有人说她是一个"被困在封建牢笼"里的人。离婚会带给她毁灭性的打击,让她被世人唾弃,而被困于这段婚姻中的她也从此失去了追寻其他事物的能力。

所以,总的来说,朱安一直是一个被封建思想束缚的女子,在包办婚姻的牢笼之中,她不敢自救,或许也无法自救。

鲁迅离世后,朱安说过一句著名怨言

朱安的一生就像是"一潭死水",直至鲁迅离世她也没能挣脱封建旧制的束缚,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这条路上行走。唯一不同的是,鲁迅离世之后,许广平成为了老家的经济支柱。

但后来,许广平身陷囹圄无法再按时寄出生活费。不得已,朱安打算将鲁迅的部分遗物变卖以补贴家用,但此行为很快便被阻止,此事也便就此作罢。

再后来,鲁迅离世已10余年,朱安缠绵病榻,对于前来探病的人,她曾"怨言"道:"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这句"怨言"于朱安而言,似乎是对别人阻止她变卖丈夫遗物的反驳,却又好像是在告诉所有人,她也是自己丈夫的"遗物",这也为她之后的临终遗言埋下伏笔。

1947年朱安病重离世留下遗言:期望自己死后能安葬在丈夫的身旁。可见,在她心里鲁迅就是一生的依靠,无论是在"遗言"还是 "怨言"中,她都把自己当做了鲁迅的"遗物"。

而后来,由于朱安的"怨言"一语双关,此言便渐渐流传于世,被世人熟知。

小结

朱安和鲁迅在本质上可以说本就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朱安不敢冲破封建旧制的束缚,而鲁迅则是反对封建思想的先行者,他们二人都固执的朝自己的方向往前走。所以,他们婚姻的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