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低成本小制作(《一念无明》冲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句子大全 2023-11-17 06:43:01
相关推荐

百科TA说特邀作者:苏杨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将于美国时间2018年3月4日在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作为特立独行的文艺片,《一念无明》一反常态的击败了包括《追龙》、《摆渡人》和《七月与安生》等热门竞争者,正式代表中国香港竞逐第90届奥斯卡外语片奖。

《一念无明》由新人导演黄进执导,老戏骨曾志伟和余文乐零片酬出演,仅仅花了16天,200万元的低预算就完成了一次香港电影人对内地浮躁市场的反扑。虽然此前《一念无明》在票房上败给了好莱坞视效大片《攻壳机动队》,但其却以扎实的剧本和朴实真挚的情感,揽货了一众电影人的口碑。所以说,有些电影注定是拍给少数人看的,当少数变成多数,中国电影才有救。

《一念无明》讲述了一个原生家庭情感冲突的极端案例,但其中展现出的亲情纠葛与百态世相却是许多人能在其中获得共鸣的。患有躁郁症的阿东(余文乐 饰)因为当年误杀饱受痛症折磨的妈妈(金燕玲 饰)被判入住青山医院,康复出院后住在当陆港司机的爸爸黄大海(曾志伟饰)的板间房里。黄大海试图关心儿子,但阿东却并不领情,原来阿东一直对爸爸当年抛弃家庭的事耿耿于怀。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唯然他尝试平复自己,同时阿东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Jenny(方皓玟 饰),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

香港电影一直有一波清流,自香港电影新浪潮起,就不停为港片注入罕见的人文情怀,这批电影,也构筑了一代大陆人对香港的市井印象,其中尤以许鞍华为首,自《女人四十》到《天水围的日与夜》,再到2011年的《桃姐》,香港电影人的情怀始终未曾熄灭。本片导演黄进便是由“剧情电影计划”资助大专组走出来的新晋导演,很难想象,如此沉稳克制的镜头语言会是出自一个年轻导演之手,影片没有一丝的过度煽情,就连最高潮的教堂忏悔也是点到即止,控制的情绪比放肆的呐喊更具感染力,这对黄进来说,实在难得。此次能够击败其他候选影片,代表香港出战奥斯卡,不难看出,香港制片家协会对这部文艺电影的关怀与偏爱。

《一念无明》以扎实的剧本为基础,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以主角阿东为中心的一批人的生活百态,影片试图通过白描去客观展现一个真实的社会底层生活。曾志伟和金燕玲两位老戏骨的演技无需多言,老爸的一个眼神和老妈的一声哭泣,万千情绪早已不言自明,值得单独一提的是影片主角阿东的饰演者余文乐,黄秋生曾经评价他:后生可畏。当香港演员的中流砥柱都相继老去,是否后继无人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的时候,余文乐站了出来。从《无间道》中的少年陈永仁略带生涩的狂傲不羁到《志明与春娇》中张志明的放松恣意,再看这部《一念无明》,余文乐已经学会了怎样用方法去演戏,这对一个演员颇为重要,影片中的阿东少有过激的言语,有的只是静静流淌的情绪,余文乐没有将他诠释成一个精神病,而是用正常人的视角去内观角色,用沉默的肢体和平静的眼神去展现痛苦,有时候长久的停顿比反复的诉说更加值得玩味,单在这点上,他就比同期中生代演员要领先了许多。

电影一方面深刻展现了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冷漠与歧视,不论是媒体还是邻居,导演黄进将丑陋赤裸裸地拍出来,引导观众内观自我,另一方面,影片又将原生家庭的亲情相守表现的温暖细腻,影片中有一句话话深深击中了观众,有人劝老爸黄大海:“把儿子送回精神病院吧,你就轻松了,长痛不如短痛。”老爸反复挣扎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是什么都可以判给他人做的”,就算再苦再难,自己生病的儿子也要自己养,一句话道出了亲情关系中的负担与责任,阿东对老妈的责任,父亲对阿东的责任,每个人都在亲情关系中学会承担,给别人温暖,也同时获得温暖。所以说,再难有多难,不过如此,及时伤痛不会过去,我们也能够彼此相依,影片结尾的一个父子转身的拥抱,所有的怨恨都变成了理解,因为家人身上流着一样的血。

在浮躁的商业片市场,每年能够出现几部这样的诚意之作,是观众之幸,这些电影提醒着我们,观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消遣,还是一种了解社会百态,唤醒人文关怀的影像记录,《一念无明》足够出色地将观众带入了它的世界,短短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去经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看一个不曾看过的世界,当灯光亮起,人潮散场,在车水马龙的夜晚或许心底会泛起些许涟漪,如此足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