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初中语文 提升写作需要的思维能力(从注意语言连贯性开始)

句子大全 2023-10-29 02:59:01
相关推荐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能够把作文写好,足以证明语文能力是很强的,阅读等题目一般都是没问题的。

学好语文需要把握语文学科的思维,先前的好多文章以及专栏当中,都提到过要提升语文思维。这里面不会做概念的探讨,关键是要告诉大家从什么地方做起。

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一些家长朋友们,希望能仔细的讲一讲,如何提升语文思维?

2018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初二下)的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的目标:

“写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一句话里,请大家先注意“条理清楚”四个字,这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孩子们作文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条理不清楚。

条理不清,即使知道自己写什么内容,先后和详略都是安排不妥的。

思维清晰,方能条理清楚。注重思维的训练,是抓住了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的牛鼻子。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也有“语言要连贯”的专题,说话或写文章能够语言连贯,要靠有效的思维训练来达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雄伟的长城,还是探索外太空的登月计划,都不是凭着心血来潮的感觉达到,要有一步步的规划,不断的协调各项研究,有条理的展开各种实验,始终围绕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执行。

从大的方面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小的方面,具体到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同学是容易跑题的。

比如在有些场景,好多同学总是有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毫不费力气;但是如果你让他演讲,或者写一篇作文,就相当吃力了。

他会和你说,平时说话和演讲及写作完全是两码事!

为什么他要说是两码事?因为在平时随意的交流中,是不怎么太讲逻辑,只要能传达清楚,前言后语的顺序无所谓;可是作文演讲就不行,语言要连贯,调理要清晰,如果达不到就不符合要求。

倍感压力的背后,不自信的背后,是思维训练的欠缺。

训练思维的事情并不简单。之前和一小学的家长交流,建议帮助孩子把话说的有条理,家长表示很难,因为一时能做到,坚持不容易。

围绕中心,组织语言。做法听起来真的不难,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是小有难度的。

讲话或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有中心。

如“我的同桌值得我学习”,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就要给大家解释为什么“值得学习”。“学习认真”“乐观阳光”都可以。“长的可爱”就不行,因为长相学不来。如果“长相”都要学,就是思维不清晰。

具体的操作方式,无论是你说事儿,还是表达观点,都要先找到一个中心句子。

虽然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仅仅是形式逻辑,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可能有漏洞,但是在起步阶段,却非常有用。就像学步车,只有学步的时候要用到,不会用一辈子一样。

张志公先生说:“一句跟着一句地说,要合乎逻辑,合乎习惯,恰当得体”。

在围绕中心的基础上,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再考虑顺序。

胡子眉毛一把抓,虽然是以整个脸为中心,却不会有好的效果,详略的安排,先后的顺序,都是要考虑的。如何有序地表达,实际上是思维训练。只有合理安排语句顺序,语义才会连贯,层次才会清晰,表达才能有效果。

比如《我的家乡》,可以按照四季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历史与现在的对比来写。当介绍家乡小吃,就可以详细写制作过程。

顺序当中有承接关系,也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的不能颠倒顺序,并列关系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比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介绍家乡,一般情况下不能颠倒;如果你要介绍家乡的5种小吃,顺序是可以颠倒的。

如何安排顺序原则只有一条,题目中的两个字“合理”,合乎事情的常理,或者是合乎人的理解。能够灵活的运用,合理的安排,展现的是思维能力。

在做到前两条的基础上,考虑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化,不借助语言,思维是无法表达事情的,或者观点根本阐述不清。

思维的条理性,首先会借助一些关联词语。

表示先后顺序的有:第一,第二……

表示主次因果条件,也都有各自适合的词语,一定要注意选取最适合的。

有些同学的条理还算清晰,文章的大结构没问题,但是细微的地方却显得不清楚,会出现一些句式杂揉的现象,说到底还是不细致,也就是没有把思维的训练贯彻到具体词句中。

顺序的先后是不一样的,有时候表达效果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比如“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两个词,前者展现的是无能,面临一次次失败;而后者则有一种褒奖的意思在其中,赞扬了意志的顽强。

这就是顺序的力量。

希望大家能主动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循序渐进,不断提升思维。

中考语文,如果作文题考到疫情,这篇例文足以启发你写出高分来

中考语文,疫情变成写作背景,作文会思路更广,生活万象尽现笔端

中考英语,主谓一致考点归纳

中考数学考什么,如何确保拿高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人生底色看语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