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启功说:写书法不能用力。这句话是否矛盾(那怎么写出笔力)

句子大全 2023-08-30 06:49:01
相关推荐

文/一者

自古对书法的评判有筋、骨、血、肉一说,书法首先应该有骨力。王羲之《笔书论》云: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

书法第一当是用笔,只有写的骨力挺劲,然后才求结字的搭配,有了骨力方能充其血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写出书法的骨力,当然是功夫的天,但也有方法可言,启功先生曾说过写书法不用力才行,那不用力怎么写书法呢?更不要说力透纸背了。

我们首先来看看启功先生的原话,并分析写书法如何用力。

启功: “如果下笔、行笔时指、腕、肘、臂等任何一处有意识地去用了力,那些地方必然僵化,而写不出美观的力量感。”

不是不用力,而是用力要得法。

这里想到一个故事,就是王献之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故事。原文:

晋王献之,字子敬。方学书,父羲之常后掣其笔,不得,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后果能以泥书作大字,方一丈,甚为佳妙,观者如堵。笔札之妙,时称二王。

意思是说,晋代的王献之字子敬,他学习书法时,父亲王羲之经常从后面拽他的笔,但拉不动,于是赞叹说:“我这儿子以后会有大名气的。”后来王献之果然能写泥书大字,字有一丈方圆,非常美妙,观众围得像墙一样。很多人理解为,王献之写书法时拿笔用力,抽不动。其实不然,从以上启功先生的话语就不难理解了,主要指的是写书法时对笔和力的控制。

徐浩《书法论》说过:

“初学之际,先立筋骨,筋骨不立,肉何附”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初学书法从哪家学起的问题,比如楷书,一般从“欧楷”开始,就是唐楷大家欧阳询。因为唐楷中欧楷最讲究骨力,故先从欧字入手。颜体也有筋骨,但如果学习不当的话,只追求博大中正,容易得其肉,而失其骨。

初学书法,骨力是最重要的。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说:

力为骨体,子知之乎?曰:“岂不谓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也”

同样强调骨力。

书法怎么用力?我们可从从古代书法家的论述中来领会。首先说一下笔力,何谓笔力?所谓“力”即是控制,驾驭一枝笔的能力。能随心所欲地写出意象中的点画和结构,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轻重徐疾的微妙变化,则强弱得所。力要表现得自然、和谐、含蓄、蕴藉、轻巧、自如、得心应手,以平和出之,方能称之谓“力”。

丰坊《书诀》指出:

指实臂悬,笔有全力;衄顿挫,书必入木。

笔力产生于正确之执笔和运腕。臂能悬,能站着写,使全身之力通过臂腕贯注到笔尖,自然容易产生笔力。笔力又产生于正确之运笔方法。运笔时能提按、顿挫,令笔心常保持在点画中行,处处能留得住笔,不使率然滑去,则沉劲入骨,精气结聚,墨光浮溢,笔力自然可观。

宋曹《书法约言》也说:

务求笔力从腕中来,笔头令刚劲,手腕令轻便,点画波掠,腾跃顿挫,无往不宜。若掌实不得自由,乃成棱角,纵佳亦是露锋,笔机死矣。

笔力产生于正确的执笔运腕方法。特别是腕部最忌过分紧张僵硬强直,则力止于腕而不能贯注到笔尖。所以执笔还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书体也应该变换执笔方法,尤其是楷书与行书、草书等,需要在习书过程中慢慢体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