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让作文充满画面感(掌握这几个方法你也可以)

句子大全 2023-05-23 02:07:01
相关推荐

导语:杰克老师批改过许许多多的作文,为什么有些同学的作文中心明确、语句通顺不啰嗦,结构完整,但是看上去就是普普通通不出彩呢?其中一个原因呀,就是作文没有画面感。那怎么让作文有画面感呢,杰克老师来帮你!

一、明确什么叫叙述,什么叫描写

我认为,学生的作文缺少画面感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习作多叙述,少描写。那什么是叙述?什么是描写呢?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理解。

叙述:交代过程和经历

描写:描绘状貌和情态(人物、环境),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下面两个句子哪个是叙述,哪个是描写?

A.暑假妈妈给我布置了练习册作业,我乱写,错了好多,感觉特别惭愧。

B.红红的笔尖在作业本上飞快游走,一个个红叉叉砸在作业纸上,我的头也慢慢低了下去。

A一句话把整个过程都说完了,交代了过程,所以是叙述。B描写了笔尖游走的状貌,还写了我的动作描写“头慢慢地低下去”,所以是描写。

聪明的你,答对了吗?

二、方法指引

当我们能够分辨叙述和描写之后,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叙述性语言转化为描述性语言。我认为,只要我们在叙述性语言加入相应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性的文字,文章就能变得鲜活起来了。看下面这段文字:

一天早晨,天空下起了雨。在学校门口,一位妈妈从自己的肩上卸下儿子的书包,然后让一年级的儿子背在身上,叮嘱儿子别跑,慢慢走,要多喝水,有事给她打电话。接着她把两人共用的伞递给了儿子。儿子听完,点点头,走进了校园。

这段文字主要表现的是妈妈对儿子的爱。接下来就要围绕中心开始进行“大变身”!那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变成描写性的语言?

为了表现出妈妈的爱,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描写。

(一)加入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中心,这段文字既然是为了体现妈妈对儿子的爱,那么在环境上也可以下功夫,这段文字的开头交代了“一天早晨,天空下起了雨,在学校门口。”

那大家就要想一想了,究竟下的是什么样的雨才更能体现妈妈对儿子的爱呢?

示范:一天早晨,天空下起了大雨,仿佛一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个人的身体从上到下浇透。

学校门口当时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示范:学校门口,许多来自四面入方的学生背着书包一路跑进了校园。

大家看,下大雨的天,很多同学都是自己跑着去上学,但是这位妈妈却能够送自己的儿子来上学,这能体现出妈妈对儿子的爱,另外就是这里把雨描写成了倾盆大雨,这为后面做了铺垫,后面妈妈把唯一的一把伞给了儿子,也能体现出妈妈对儿子的爱。

(二)加入事物描写

除了这种对环境进行描写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对事物进行描写。文中的书包、伞等事物进行描写能体现出妈妈对儿子的爱。

书包:这是一个相当于小男孩一半身高的书包,书包厚厚的,鼓鼓的,坠得妈妈的左肩都已经倾斜了。妈妈往小男孩后背套的时候,都是用的双手,一只手拿不动。

伞:妈妈打伞的时候,把大部分的伞都遮在男孩那边。

(三)加入人物的肖像描写

除了对环境和事物进行描写外,我们还可以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对妈妈的头发进行描写。

示范:妈妈的头发已经被雨水打了,凌乱地垂在后背上,发黄的脸上写满了疲惫。

妈妈都不顾自己的头发被淋湿,也不顾自己的疲惫,只要不让儿子累着,湿着,她就无怨无悔,这就是妈妈对儿子的爱。

(四)加入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和神神态进行描写了。

她叮嘱儿子别跑,慢慢走,要多喝水,有事给他打电话。然后把两人共用的伞递给了儿子。儿子听完,点点头,然后走进了校园。

针对这段文字,我们应该怎样来描写呢?

妈妈把伞递给儿子,微笑着儿子说:“下雨路滑,慢点走,别跑。”说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又补充了一句:“多喝水,有什么事就给妈妈打电话。”

儿子听完,点点头,然后走进了校园。那这时妈妈会有什么表现呢?

妈妈站直了腰,用手捋了捋自己的额头的湿发,目光随着儿子的身影。直到儿子的身影消失不见了,他这才会心地笑了,悄悄地离开了。

你看,这样对妈妈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就更能体现出妈妈对儿子的爱了。

刚才我们运用了四种小的方法对这段文字进行了描写,就充分地体现了妈妈对儿子的爱。那现在我们把刚才运用的方法综合起来完整地对这个片段进行描写。

一天早晨,天空下起了大雨,仿佛一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一个人的身体从上到下浇透。学校门口,许多来自四面入方的学生背着书包一路跑进了校园。一位妈妈从自己的肩上卸下儿子的书包。这是一个相当于小男孩一半身高的书包,书包厚厚的,鼓鼓的,坠得妈妈的左肩都已经倾斜了。妈妈往小男孩后背套的时候,都是用的双手,一只手拿不动。妈妈的头发已经被雨水打了,凌乱地垂在后背上,发黄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妈妈把伞递给儿子,微笑着儿子说:“下雨路滑,慢点走,别跑。”说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又补充了一句:“多喝水,有什么事就给妈妈打电话。”

是不是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呢?同学们,你们也拿出一篇习作进行修改吧。

总结

如何将叙述性语言变成描述性语言?

首先,要整体通读段落,明白段落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其次,围绕中心添加适当的环境描写、人物肖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从而突出中心。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些方法,写作文的时候尽量运用,作文一定会得高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