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毁掉一个人(说一句话就够了)

句子大全 2023-02-01 04:59:01
相关推荐

最近在热播的《演员请就位》,钟欣潼饰演了阮玲玉悲情人生里的一个经典片段。

“每个眼神都是戏” 的阿娇演绎得风情万种,也演出了万念俱灰。

“人言可畏”,成为这位默片佳人的绝语。

1

“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而,阮玲玉却以25岁的鲜活生命,为这一成语祭了祀。

如今,一代玉人,已香消玉殒。

而 “人言可畏” 尚在人间,从街头长舌婆乔装成新时代网络暴民。

他们无处不在,隐匿在网线另一头的黑暗角落,

轻轻敲击键盘,吐出诛心的文字,向阳光下的人们扣动扳机。

2014年10月,香港著名电影人陈勋奇的女儿,这个叫“开心”的女子,从高楼一跃而下,死前她在脸书留言:“讨厌我的人,喜欢我的人,我准备跟你们永远不见了。”

2015年4月,24岁的台湾女艺人杨又颖在家中自杀身亡,现场留下一纸霸凌委屈的遗书,控诉外界长期的无端指控和言论压迫,震惊一时的台湾演艺圈。

2016年9月,乔任梁因网络暴力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一直靠药物维持,最终还是敌不过,微博铺天盖地的污言秽语,和一次次挫折的暴击,抱撼离世。

2018年3月,参演《步步惊心》的女演员刘雨欣自杀上了热搜。幸运被抢救了回来,事后她在微博发长文,控诉面对语言暴力早已力不从心,才选择服下一杯自认为永远不会醒来的酒。

来目澳大利亚的14岁小女孩艾米,是个小有名气的澳洲童星,从6岁开始拍摄广告,拥有星星一般美丽的眼睛,却在长达8年的网络暴力后,彻底崩溃选择自杀。生前她跟父母说过一句话:我想逃离这个世界的恶意。

太多太多人们熟知的公众人物,甚至很多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都曾经遭受过来自世界深深的恶意。

而网络暴力,正是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的人撑过来了,而有的人却永远地消失了。

阮玲玉走了,张国荣走了,雪莉走了,她说:

“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网络暴力就像沙堆,毫无缝隙地包裹着受害者,

没有喘息的空间,无处可逃,

可你根本没办法找到每粒沙去谴责追究。

而黑子说:

“我们什么都没做,这不关我们的事啊。”

“谁让她心理素质那么差啊。”

“就说了两句,怎么就还自杀了呢。”

“我只是随便说说的呀,又不是真的要他死。”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他们并不知道,

漫天的唾沫星子,真的能淹死人。

2

网络暴力就像一场社会霸凌,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语言霸凌。

贾乃亮的女儿甜馨,被嘲“丑八怪”、“最丑的星二代”。

《奇葩说》选手陈铭在儿童节晒女儿的照片,被网友骂:

“这个孩子真的丑得,湖北村货的基因,没差了。”

古力娜扎的照片,被P成黑白冥照,配上祭奠用的蜡烛和花圈。

张嘉倪因为饰演了《延禧攻略》里“顺嫔”,被网友骂“全家去死”。

辛芷蕾被黑粉直接点名:“希望辛芷蕾可以红到火葬场去....”

就连一直默默无闻做慈善,号称“除了太阳,没有人能黑他”的古天乐,也曾经沦为流言的牺牲品。

最令人寒心的是,连“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解决了人类温饱,一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英雄,也曾因为生活琐事被推上风口浪尖。

一次在获奖前,买了2部华为手机,被网友恶言羞辱,

一次在车展上摸了下豪车被骂上热搜,甚至放大成生活奢靡。

从名人、明星到普通人,从成人到小孩,无一幸免。

而这些,还只是语言暴力受害者的冰山一角。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更可怕的是,恶意的产生是如此无意,没有任何的理由,无端针对一个人,辱骂或攻击,即使别人并没有做错什么。

对于施暴者而言,只是过过嘴瘾,

却不曾想过,

你只花了几秒说出一句诋毁的话,

而别人却要花几天,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去消解。

甚至心灵受到的创伤和心理阴影将永远无法消弭。

英国一位青春期的汉娜因为患了湿疹,在自己主页发布照片并想寻求医疗方面的帮助,却招来诸多「丑女」「肥婆」「去死吧」的恶毒谩骂和人身攻击,最终这位14岁少女不堪重负在家中上吊身亡。

黑子认为:我并没有伤害他什么啊。

即便真的有生命因此逝去,黑子们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最多唏嘘几声,轻轻掸去键盘上的灰尘,

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

3

那这一切应该怪谁呢?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天涯咫尺,人与人的距离是多么地近。

一句话,一条消息,一秒就能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我们过着自己的生活,同时也窥探着他人的生活。

我们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感,有些时候,甚至忍不住对他人的生活指指点点。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活得不容易。

也许是命运的不公,生活的压力,

满腔的怨恨无处发泄,内心压抑的情绪积累,

不自觉化作怨气、嘲讽与愤怒,施加给目光所及的人。

匿名的安全,让很多键盘侠无所顾忌,人性的恶开始显山露水。

而言论自由,作为网络暴力的挡箭牌,却让更多恶念肆意滋生。

发声是多么的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

于是,网络平台成为最自由,也是最野蛮的领域。

“我今天心情不好,看谁都不顺眼,我就要骂。”

“凭什么他拥有那些东西,我为什么没有?”

“又不是只有我在说......”

“反正没人知道是我......”

电影《搜索》里,一次坐公交的寻常生活片段,却令叶蓝秋被辱骂,被人肉,成为人人喊打十恶不赦的过街老鼠。

一个人不给老人让座,这原本只是一次道德缺失的行为。

却在众人的推波助澜下,这个污点被无限扩大,演变成群情共愤的痛点,

并发展成一场更大规模的以剥夺隐私,侵犯私人生活的群体暴力。

当舆论达到某一个失控的量级,

为防卷入舆论压力的漩涡,

于是,少数的理性者,纷纷陷入了集体沉默。

“只要不是我就好了。”

尽管事件的起因不过是身患癌症即将离世的一个可怜人因为心中悲凉一时赌气没有给老人让座而已。

当然,真相大家都不关心。

还有一则冰冷的新闻,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一辆载有10多人的公交车,和一辆小轿车相撞,冲上路沿撞断江边护栏,坠入滚滚长江中。

救援还在进行,网络上,却掀起了对女司机的“正义审判”。

有消息说,事故是因为小车女司机逆行造成的。

一时间,各种辱骂批判女司机的言论,如雪花般飘来。

最终事故的真实原因出水,是公交车逆行,女司机也是受害者之一。

然而这些,没人去了解。

当思考被情绪裹挟,当理性被愤怒吞噬,

“有罪论证” 披上了正义的外衣,莫须有的罪名并不需要太多鲜明的佐证。

真理还没穿鞋,谎言已走了万里。

《乌合之众》里讲过这样一段话: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人。

他们根本不关心真相和事实,

表达的唯一诉求,只是为了表达。

能不能刷出存在感,是他们心中唯一的尺度。

了解真相太难了,扣帽子则简单多了。

甚至有部分网络暴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黑你就是黑你,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

加缪在《异乡人》里说道:

“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4

人类实验室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邀请了20位路人扮演观众,还有三位特殊的嘉宾:一位纹着大花臂的肌肉男,一位穿着性感的红唇女,一位喜欢cos的二次元女生。

三位嘉宾分别上台讲述自己的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台下20多位带着面具的观众,依次写下自己对几位嘉宾的印象。

最后,

大花臂的男子被评论为▲

性感女郎被评论为▲

貂蝉的二次元女生则被评论为▲

而事实上,

纹身的男子是一名普通的纹身师,

性感的低胸女是一名医院护士,

而二次元女生,其实是一名幼儿园老师。

三位嘉宾虽自认为自己的衣着打扮应该会招来一些偏见,

早有心理准备的他们真正看到屏幕上充满恶意的评论时,

他们还是红了红眼眶:“ 我可以离开吗?”

贴标签,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偏见和误解。

那些剑走偏锋的评语,挡在了真相的面前。

标签化的面孔,变得狰狞起来。

王尔德说过:一旦被贴上标签,你就很难逃脱。

▲图片来源AIRPHOTO 定义新视觉

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的实验证明,猫在笼子中有无限种可能,但如果一旦有意识参与,那么猫的生或死将坍塌成为一个实相。

随意标签化、妖魔化我们无法认知或者认知不全的世界。

从有色眼镜望出去的,是扁平的世界,和扭曲的自己。

“你们可以随便给别人贴标签,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

——《我们与恶的距离》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而人类的理性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

当我们在享受时代的便利时,是否能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

不轻易评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不仅仅用情绪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是一个人成熟最基本的标志。

禅语:“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言无刀峰,却如坚斧,容易把人斫伤。

我们两岁就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辈子,才能学会适时闭嘴。

5

电影《奇迹男孩》,奥吉先天性面裂,他凭着旺盛的生命力活了下来,

经历了27次整容手术,却还是周围人眼中的“怪物”。

10岁时,他鼓起勇气去上学,却饱受同龄人的冷眼。

同学们嘲笑他: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丑的东西”、

“要是我长得像他,我会自杀”

“别碰他,说不准有什么细菌”

《少年的你》胡小蝶在受同学们霸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最后她跳楼死了,只因为一个善意的举动,却让陈念也深陷同样的校园霸凌,被推下楼梯、被群殴、被拍裸照。

《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由于意外患病,在学校被同学孤立、泼红墨水、吃垃圾、浇冷水、烧头发等百般凌辱,甚至被指认为杀人凶手。

“你最好去死!”

“你怎么还不跳?”

生活变故本足以压垮一个人,他人对变故的刻薄言论,更是字字似砒霜。

那些躲在集体无意识、言论自由伞下的恶语,

于看客而言是无关痛痒的消遣,

但对于深陷泥潭的人,则是毁灭性的打击。

最后易遥被永远地留在了那条冰冷的河流里。

魏莱也为自己的残酷无知付出了生命的惨重代价。

西班牙Telefonica电信公司发布了一则公益广告,

讲述一个女孩遭受校园欺凌的视频,

在一次分享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般疯狂地传播开来。

用手机搭建起来的多米诺,铺天盖地,推波助澜,

最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广告结尾的悲剧性暗示令人唏嘘。

更令人心痛的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悲剧的发生。

从校园欺凌的暴力源头,到视频分享的暴力传播,

每一个将自己的乐趣建立在无辜者身上的吃瓜群众,

对畸形快乐的追求演变成大群体娱乐至上的狂澜。

比暴力更可怕的,是跟风者无意识的恶,

漫不经心,群起而攻之,校园霸凌便是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的存在。

校园暴力的时候,群体无意识地集体沉默。

暴行面前,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看客的冷漠,鲁迅在文中有过悲凉的描述:

她(祥林嫂)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她从人们的背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阮玲玉死后,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表示惋惜,各路名人为她扶灵,30万上海民众自发到场吊唁送别,送葬队伍长达3公里。

雪莉死后,全世界突然开始爱她。

像一出黑色幽默的闹剧。

这些中国式看客的众人,跟深陷集体无意识的同学们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反正不是我”

“枪打出头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还是明哲保身吧”

人们对事件带来的娱乐效果的关注,取代了对人本身感受的关怀。

精致的利已主义,同理心的缺失与社会戾气的剧增,

把呼救的人一次次往悬崖推得更远。

人心不足蛇吞象。

很多时候,以为自己只是一个闲散无关此事的吃瓜群众,

暴行面前,一次次的无为和缄默。

殊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也被不知不觉裹挟成为了刽子手中的一员,

又或许,变成了下一个受害者。

幸运的是,

陈念遇到了那个走到她身后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的小北。

奥吉也是幸运的,他在亲人和朋友的守护里找到了善意和勇气。

更值得庆幸的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反对网络暴力。

6

我整理了几条预防网络暴力的方法,希望人与人之间多点善意。

1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完全暴露给别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屏幕那头你面对的,是人是鬼。

2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每次点击发送键之前,认真思考自己要发布的是什么。

培养同理心,如果做不到感同身受,也不要对他人随便妄加评价。

3不传谣,不信谣。发现网络暴力不要置之不理,哪怕袖手旁观,也不要成为助长恶念膨胀的帮凶。

4远离暴力源。面对无须有的指控,尽量先平静下来,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红叉图标退出,等情绪平复再思考对策。

5利用法律维权。我还整理了一份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依据文,公众号后台回复“依据”可查看。

愿每个人都能像《奇迹男孩》结尾说的那样:

“善良一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

面对不公,请理性思考,积极发声。

让网络正义广泛传播,让网络暴力无处遁形。

--END--

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微信公众:骑蚂蚁看星星

更多精彩欢迎交流指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