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上一年级 怎么教孩子造句(” 大量阅读 妈妈再也不担心)

句子大全 2023-01-20 07:48:02
相关推荐

百度百科里对句子的释义是: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

01 大量阅读是学会造句的前提

虽然绝大部分的孩子只要是发声的器官没有问题,他会开口说话的。但是,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却不是只要张开嘴、发出声音就可以获得的。

同样,孩子的造句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提升,单独“教”孩子造句只能是收效甚微,导致孩子的挫败感频繁发生,他对学习会越来越抵触。

孩子需要日积月累的阅读滋养,增强理解力的推论能力,然后,对他们来说,造句便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著名作家肖复兴在他的书中《我教儿子学作文》中也强调,大量的阅读就等于是大量的练习,不只是在无形中累积一个个句子的理解能力,还训练和培养写作的能力。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感性永远重要于理性,要让他们明白,必须多实践。孩子经过大量的阅读之后,最初的练习,就如同孩子刚学步一样,必须有大人拉他一把,扶他一把,弯下腰来和他一起蹒跚走几步。

02 肖复兴老师引导孩子深入造句及写作的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学习:

兴趣是把钥匙

童年爱迪生孵小鸡的兴趣,引他步入科学的殿堂,足可以给我们启示。关于孩子对写作的兴趣,首先要让他知道字组成了句子,再从句子垒成文章,就像他用积木搭成各种房屋、车辆或动物一样。

把造句同孩子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玩”联系起来,比如孩子从动物园玩完回家,可以问问孩子:“你用一两句话形容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吧,随便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孩子肯定会回想他最喜欢的动物,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父母这时在肯定孩子所讲内容的同时,可以看情况做一些补充,让孩子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孩子得到了鼓励而有勇气,有依靠而有底气;刚开始适当和孩子一起造句,让他感受成功,才不会挫折娇弱的心,这很重要。

孩子有了兴趣,再有信心,走得才会更快。

珍惜第一次经历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肯定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吃榴莲.......。 第一次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是新鲜的、触动心扉。

让孩子抓住他人生第一次的体验来写句子和文章,一般都会写得具体和生动。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表达不靠作文入门之类的书依葫芦画瓢,不必费劲瞎编,而是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有时候孩子会说第一次的感受确实与众不同,但又说不出如何与众不同,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孩子第一次吃榴莲,除了强调它的“味道不好闻”,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具体细节”着手, 对孩子说:" 你首先要写具体。榴莲是什么模样的?你看到我们是怎样打开榴莲的?然后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你是如何鼓起勇气尝一尝的?"

引导孩子思考具体细节,他才能够体会到“吃榴莲”过程的真实独特性,写出来的句子自然就多起来。

模仿是必要的

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再磨练之后,自然能提升自己,这是必然的。

肖复兴老师在引导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当他儿子上二三年级时,泰戈尔的《新月集》和《飞鸟集》是孩子的必读书本,他会要求孩子背诵其中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篇章,他觉得这是十分必要的,这些经典内容往往也是孩子们长大成人后的文学基础。

反复的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学习。先让孩子模仿书中的经典片段写句子和段落,是必要的基本功训练,就像他们写大字时临帖、描红一样。

关键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符合他们的兴趣,又有益于他们吸收的短小篇章,让孩子觉得学有榜样,而且能立竿见影,这样他们才有兴致。

孩子从小学开始,接触的知识会越来越复杂,在教导孩子造句和写作方面,父母要让他们从大量阅读开始,多姿多彩的书本经验,增加了孩子表达的欲望,孩子有了表达的念头,才有机会去整理脑中所想的,于是变化成句子、段落和文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